「嫉妒」一詞,對我們並不陌生,在家裡嫉妒較被父母疼愛的孩子,在學校嫉妒課業、長相美好的同學,工作上嫉妒能力、才華出眾的同事。如果在產生嫉妒的當下,也衍生一股使自己比對方更好的情緒和行為,這嫉妒會是一種動力,反之亦然。
 
  在嫉妒中加入了性的成分,這會是「性嫉妒」,它可分為「認知面」,從理解中,了解這關係已經受到威脅,沒有安全感自己比對方不好;從「情緒面」感報不安、憤怒、悲傷;按著「行為面」的表達出正向或負向的對應方式。
 
  而男性對伴侶在「性行為」上的不忠實會感到難受,女性則是在意伴侶在「情感」上的不忠,但也有些女性對兩者的不忠均感到特別難過、傷心。一但遇上病理性的嫉妒,也稱為(奧賽羅症候群,Othello syndrome),會對伴侶產生不貞的妄想,往往伴隨著激動情緒,甚至攻擊行為。一般而言以男性居多,有些疾病會產生此種狀況,如失智症、巴金森疾病、甲基安非他命的使用者,都可能引起妄想型嫉妒,但常常被誤以為生活上受到挫折而產生。
 
  曾有過誇張的案例,是妻子上班回到家,先生一定要檢查妻子的內褲,聞其味道,有無男人遺留的精液,如果不從,往往是叱罵,指責妻子有不軌行為,給予羞辱。嚴重的情形則是謀殺,在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統計,涉及配偶或戀人的謀殺案中,有三分之一的謀殺原因出自於性嫉妒。
 
  這樣的兇殺案,在媒體中也曾出現,最恐怖的一則新聞是2014年10月30日的一則報導,79歲的男子懷疑47歲的情人移情別戀,趁著女子睡覺時,一刀刀的割掉雙耳、鼻子、嘴唇與五官還沖入馬桶。如此的行徑可看出當事人占有、毀滅的心態,將對方當成物,而不是人看待。
 
  通常嫉妒者會顯示出低自尊,不善於表達自己、迴避式逃避溝通和 表達需求。如果兩人對於關係的認定是趨向開放式關係,而不是控制心態,以自我為中心,就愈有可能以正向的能量和對方相處,就不會將全副心力投注在一個對象身上,這時就可以降低嫉妒或性嫉妒的負面情緒。
 
  當面對性嫉妒的處理狀態就很重要1.一旦發現伴侶和過去處理事情的方式有巨大的差異時,就須考慮是否生病的關係,這時就醫就是首要的工作;2.如果是平時醋意很頻繁,千萬不要滑入圈套去回答無理的問題;3.鼓勵伴侶一起處理嫉妒這件事,尋求諮商;4.不要以同情方式處理,了解對方嚴重嫉妒的理由;5.了解這段關係的健康性,如關係變得不輕鬆,或是同時你也愛著其他人,那就要做決定,是否要停留。
 
  關係如果結束了,並不意味著失敗,或找錯人了,就像所有的事情和情感無論多少山盟海誓,它無法保證永遠不離開或結束,當然,當關係不在,悲傷或難過、憤怒的情緒反應,都是難免,能盡情的哭一場也是健康的發洩,讓自己停歇一段時間,再重新尋找愛,千萬別在自己最難過時,馬上投入另一段戀情。
 
----

by.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兼所長—林燕卿

 

文章內容包括文字敘述,皆屬r-Xing阿性情趣公司所有,任何使用及轉載前,需先獲得公司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