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雙眼,看到異於童年的神隱世界
  
記得自己第一次看《神隱少女》,是在九歲(跟片中女主角千尋同歲)的時候。兒時的我,對男女情愛似懂非懂。比起片中風靡千萬粉絲的初戀男神———白龍,我反而更感興趣的是片中長得似人又似獸的眾靈角色。
  
隔了十多年的今日,懷舊風大興。許多經典電影搭上潮流,紛紛重回大螢幕。睽違二十年,《神隱少女》重新出現在台灣的新片速報版面上。
  
二十年,不長也不短,但已足以讓當年的小女孩,換上大人的眼睛,重新領略神隱少女的異色世界。
 
無臉「男」,無中生有的性別設定
  
不少人第一次看《神隱少女》的版本是中文配音版。中文大大減少理解劇情需要的難度,但也可能讓我們失去品味原版的機會。
  
若觀賞日文配音版本的觀眾,會發現神隱少女根本沒有「無臉男」這號人物,只有名為「無臉(顔なし)」的角色。(本文下通稱「無臉男」為「無臉」,原因:總不能一直叫錯人家的名字吧)
  
為什麼中文配音版、中文字幕,硬是要幫無臉添上性別指稱詞(男)呢?或許要從無臉出現明顯性別特徵的場景談起:在吞食完第一個湯屋員工(男青蛙)後,無臉從當初只能發出「啊、啊」無義聲響,變得能如他人一般流利地說話,其說話音色很明顯可聽出是被吞食的男青蛙員工的聲音。無臉的說話能力,出自於祂吞下的生物。同理,聲音的性別特徵,也是源自於被吞食的員工們,而非無臉自己所擁有。
 
謎一般的性別設定,既有趣,更富有深意
  
許多人對無臉最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外乎是祂鍥而不捨追求千尋的場景吧(笑)。
  
千尋是片中第一個發現、留意、關心無臉的人。或許是因為千尋給了孤獨多年的無臉渴望的關心,無臉向千尋展現多次想討好、親近的舉動,如:送上多到雙手捧不住的溫泉牌、金砂以及山珍海味,無所不用其極想得到千尋的歡心。但無臉的種種努力,並非從千尋的需要出發,最終只換來千尋一句「我不需要,謝謝」的回絕。
  
看著無臉數次給出會錯意的「好意」,讓我既好笑又心疼———祂的行為,就像剛學習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孩子一般!
  
沒有家人、夥伴的無臉,難以理解千尋急著拯救父母、白龍的心情。祂以為拿出珍寶美食,千尋會像他人一樣,對自己投懷送抱、予取於求。但就如同千尋對無臉所說的:「我想要的,你絕對拿不出來。」無臉的一廂情願,最終演變成惱羞成怒的追捕行動。
  
無臉的謎性別,給了我們一個有趣的啟發———其實不分性別,雙方無論是友情、親情、愛情,當人們不懂得如何「從對方的需求做考量」,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急欲表示好意卻不投其意,甚至造成對方困擾的「無臉」。
 
by 黎芝芝.(文章內容包括文字敘述,皆屬r-Xing阿性情趣公司所有,任何使用及轉載前,需先獲得公司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