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砲教戰守則
                                                                                                                 
當找到一個合意的約砲對象,在做愛前後該注意的眉角仍不可少。
                                                                                                             
舜茗回想起自己曾經年輕不懂事時,曾直接約第一次見面的約砲對象到家中做愛,結果完事後對方卻死賴在他家不走,讓舜茗嚇到不再輕易帶陌生人回家。其實無論男女,在首次和交友對象碰面或約會時,都建議約在公共場所,以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保險起見,可以與自己信賴的親友告知約會地點與回家時間,若自己沒在約定的時間到家,親友便可依據先前透露的約會地點報警處理。
                                                                                                       
在談到性病預防必備的保險套及潤滑油,小學分享道自己雖然會事先與約砲對象約定好誰該準備,但無論是誰該帶那項物品,小學都建議自備一份,以防對方忘記準備或是準備了不適合自己的保險套。
 
最後,完事後的交通也是要留心打點之處。畢竟不清楚約砲對象的為人,建議不要太仰賴約砲對象的交通工具(如:對方的汽車或機車),自己最好先想好如何自行回家(如:請親友接送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關係的經營與存續
                                                                                                           
大眾對同志仍有迷思與歧見,以致同志群體仍僅在特定場域,才能敞開心胸進行社交。也因為社交場域的限制,同志間的關係建立多以短期關係為大宗(如:砲友)。也因此,在慾海中見真愛,對部分同志群體來說是不敢奢望的童話故事。
                                                                                                         
講者又仁與大學交往至今的男友已經步入關係的第十二年。當又仁說出自己的交往年資時,身旁另外兩位講者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太難得了!」主持人也忍不住驚呼。又仁說,他與伴侶這十二年走來並非一路順遂,也有關係出現摩擦、一度冷淡的階段。深知兩人個性的不同像是自己的個性比較急躁,往往情緒上頭時明明沒有要說出傷人的話,但口氣總會讓伴侶誤解自己真正想表達的事物。後來,又仁與伴侶約定好:兩人出現摩擦或是爭吵時,允許彼此有段「情緒冷卻」的時間,待兩人都情緒穩定後,在當日盡量依據事情的原委進行協商及溝通。
                                                                                                       
又仁分享與伴侶的相處之道,讓我想起之前閱讀到《優雅反駁的技術:善用溝通標靶,練就批判思考》提及的溝通標靶。又仁與伴侶間的溝通方式,讓兩人的溝通瞄準彼此的「溝通核心」,避開標靶最外圈的「肢體攻擊」、「言語攻擊」、「形式攻擊」,最終達成兩人都在不委屈自己、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各抒己見。之前看網路上的書籍簡介時,作者闡述溝通標靶時所使用的舉例,多是以商業衝突、或是親子溝通為例,又仁的分享讓我得以從伴侶溝通的角度來理解溝通標靶的運作與實踐。
 
by TIFFY蒂菲.(文章內容包括文字敘述,皆屬r-Xing阿性情趣公司所有,任何使用及轉載前,需先獲得公司同意)